藏刊网,职称文章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咨询微信:Qve2546

期刊发表

Qve2546

投稿在线咨询

期刊推荐

合著&独著&编委

编辑在线咨询

期刊版面

专利申请&转让

编辑在线咨询

发表流程

软著版权

编辑在线咨询

期刊类别

论文&专著&专利

编辑在线咨询

职称论文

微信扫一扫

首页 > 教育论文 > > 农村高校学生如何看待城市群体研究讨论
农村高校学生如何看待城市群体研究讨论
>2023-02-10 09:00:01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乡村高校学生的群体偏爱问题研究
【第一章】农村大学生对城市人的态度研究背景
【第二章】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研究
【第三章】农村大学生內隐群体偏爱结构
【第四章】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农村高校学生如何看待城市群体研究讨论
【总结/参考文献】乡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探析总结与参考文献


5研究讨论

5.1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的分析

本研究发现,农村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共存。首先,农村群体的积极性得分要显着高于消极性得分,这表现出一定的内群体偏爱。其次,城市群体的积极性得分要显着高于农村群体,并城市群体的消极性得分要显着低于农村群体。这说明农村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存在外群体偏爱,并群体偏爱要显着高于内群体偏爱。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相异。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成员能从群体积极性中获取相对高的自尊感。农村大学生存在内群体偏爱,能通过提高自身群体的积极性,获得自尊感和自我认同感,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与自身群体相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对城市群体更强烈的偏爱。因为在大学校园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对大学校园的适应性更弱、而人数也更少。农村学生表现出对外群体的偏爱,一方面可能因为城市学生表现更强的适应性、有着与评价标准更一致的行为方式等,使得农村学生更喜欢城市群体;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作为城市的外来者,需要主动融入和适应城市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标准,因而,也会表现更多的外群体偏爱。

本研究同时发现,性别和年级因素对农村大学生的群体偏爱有着显着影响。

无论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女农村大学生比男农村大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性。

这与孙潇2010年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与男生相比,女性对不同群体都显得更容易接受和褒扬。另外,有异于孙潇的研究结果,年级因素对农村学生的群体偏爱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大学一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在对自身群体的外显偏爱程度皆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时期对绝大多数的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转变。这两个时期中,较低的内群体偏爱得分表示,他们的自尊较低,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所属的群体表现出不够自信。而从其他年级看,农村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态度呈现出了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加积极和接受的趋势。说明在各方面的转变被逐渐适应后,农村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能够得到持续提高,也符合适应性发展的规律。

在本研究中,研究了群际合作是如何影响外显群体偏爱的,群际合作分为参与学生组织和参与团队比赛两种。有参与学生组织的农村大学生比没有参与的农村学生,更少地对外群体的表现出贬损和消极的态度;而对自身群体则表现出更多褒扬与偏爱。曾经参与团体比赛的农村学生比没有参与过的学生,亦对自身群体表现出更多的偏爱。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群际接触可以减少群际偏见,是促进群际关系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在学生组织中和团体比赛中,农村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城市学生沟通、合作和建立友谊,因而可以有效增进农村学生对城市群体的了解,减少偏见和误解;为实现与城市学生平等交往,农村大学生需要显示出对自身群体的信心和喜欢,提高自尊水平。参与团体比赛过程中,农村大学生展示出自身的能力,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肯定,因此能提其自信心和自尊水平,亦使其肯定自身所在群体的价值。

在本研究中,还研究了人格的内-外倾性对外显群体偏爱的影响。性格外向的农村大学生,无论对内群体还是外群体都表现出了接受、褒扬和积极的看法。性格外向者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因而会更加开朗和好于交际,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群体需要更多地表达出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感受。另一方面,双方地位平等是保持持久和愉快的群际接触的基础,因此外向的农村学生在与城市学生接触时需要保持自信和较高的自尊水平,从而也更倾向于表达出对自身群体褒扬与自豪。

5.2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分析

过去对内隐的内-外群体效应的研究显示,多数被研究群体存在着内隐的内群体偏爱,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弱势群体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群体偏爱。连淑芳(2005年)用内隐联想测验方法研究内-外群体偏爱发现,外地人群体既表现出内群体偏爱,也表现出外群体偏爱。本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研究,所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比较一致,在参与实验的群体中,农村大学生也有双趋偏爱的倾向,并且对两个群体的偏爱没有显着的差异。对比外显测量结果,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偏爱要显着高于农村群体。

通过前人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隐态度是稳定及自动启动的,人的意识只能在一时对其产生影响,而不影响到其深层结构。在内隐态度研究中,农村大学生对两个群体的偏爱并没明显差别;然而在外显态度上,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则表现出更多的偏爱,并差异显着。这说明,即使农村大学生在内心对两个群体的偏爱比较模糊,没有特别喜欢某个群体,但他们为了更快地适应、更好地融入城市,会表现出对城市群体更加理解和宽容,表达更多的褒扬和积极的看法。

本文研究了性别和年级对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影响。女生无论对对城市群体还是对自身群体都比男生表现更加高的喜欢水平,这与外显态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对群体产生积极的感受,并善于把感受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她们适应和融入不同的群体。另外,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存在显着差异。从总体上看,农村大学生对不同群体的喜欢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一年级、四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对城市和农村群体的喜欢程度皆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在以上三个时间段中,农村大学生都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因而降低他们对不同群体的喜欢程度和归属感。

本文还研究了群际合作对内隐群体偏爱的影响,两种群际合作分为参与学生组织和团体比赛。在本次研究中,这两种群际合作的方式,皆没有对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际态度产生显着的影响。而前面研究显示,群际合作能够显着降低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消极感受,并且提高农村群体的积极感受。这表明两种群际合作对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一方面可能说明参与学生组织、团体比赛,虽然使农村学生有了更多与异群体接触的机会,但只能在表面上影响他们对城市群体和自身群体的态度,而这些态度没有被真正内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内隐测量方法和被试数量的限制,使研究结果未能显示出这两种群际合作方式对农村学生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探讨人格的内-外倾性和内隐群体偏爱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学生人格的外倾性与其内隐态度上喜欢城市群体的程度呈正相关,即性格越外向的农村学生越倾向于从内隐态度上喜欢城市群体。由于性格外向者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放在外部世界,更加开朗和好于交际,有着更开放的观念,因而会比内向者更加容易接受和内化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外显测量结果也显示农村学生的外向性与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感受呈显着正相关,与内隐测量结果一致。

5.3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分析

疏离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农村大学生能否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从疏离感问卷的测量结果来看,农村大学生疏离感总得分低于40分的临界水平,属于正常和健康水平,说明从总体水平上看农村大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但在压迫拘束感这一维度上,女生得分要显着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比男生的敏感性更高,她们更容易受外界与自己的差异。而对于群体,女生比男生有着更强的依赖性,于是为了迎合外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她们会压抑着长久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压迫拘束感。在不可控制感的维度上,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大学和城市环境是陌生的、难以把握的,而男性对环境可控感的要求比女生要高,因此,他们会比女生感受到更多的不可控制感。

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对疏离感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三结果显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农村大学生的外显群体偏爱进入了所有预测疏离感的方程;结果分析亦显示,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对疏离感的预测作用是不同的。首先,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性评价能显着地反向预测总体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对城市群体的外显积极性评价是指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积极行为表现出赞赏和褒扬,对消极行为则包容和解理。这种对城市群体友善和开放的态度,有助力于打破不同群体成员之前的隔阂,使农村学生更容易被城市群体所接纳,从而降低其疏离感。其次,对自身群体的积极性评价能显着地反向预测社会疏离感。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农村大学生认可自身群体、感受到自身群体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其自尊水平。陈京军和许清华(2010年)研究发现,大学生自尊水平与生涯成熟度呈显着正相关,因此,这有利于降低农村学生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自信心,降低而压迫拘束感。因而,社会疏离感也会随之减弱。再次,对自身群体的消极性评价能显着地正向预测社会疏离感和环境疏感。对自身群体的消极性评价表现出农村学生低自尊和不自信,使其在学校环境中有压迫拘束感和不可控制感,因而难以融入,产生疏离感。

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对疏离感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三结果显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进入了所有预测疏离感的方程。农村大学生内隐态度的外群体偏爱能显着地反向预测总疏离感、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学生真正从内心上接受城市群体,对他们的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农村大学生内隐态度的内群体偏爱能显着地正向预测总体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这说明若农村大学生生活在城市环境中,但仍然对农村群体念念不忘,在内心上过多地保留农村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就会难以融入城市,产生较高的疏离感。

5.4综合分析

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在一般特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性别上,女性在外显和内隐态度上,都比男性对不同群体表现更多的接受和褒扬;在年级变量上,大学一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对不同群体的偏爱水平都偏低。在与群际合作和人格内-外倾性上,内隐和外显群体偏爱存在着差异。在外显态度上,本研究的两群际合作因素与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都有显着相关;但在内隐态度上,群际合作则与群体偏爱无显着的关系。在外显态度上,人格内-外倾性对内外群体偏爱皆有着显着的影响;而在内隐态度上,只对外群体偏爱有显着的影响。这说明,内隐群体偏爱比外显群体偏爱更加稳定,不易改变;外显的群体偏爱则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具有可塑性。

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皆能影响疏离感,但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外显态度上,农村学生对自身群体和外群体的偏爱都能显着地反向预测疏离感;在内隐态度上,农村学生的外群体偏爱能显着地反向预测疏离感,但内群体偏爱则会正向地预测疏离感。

由于研究一结果表明,参与学生组织和团体竞赛的农村学生,在对自身群体的积极性评价的得分要显着高于没有参与的学生。而对自身群体外显的积极性评价对疏离感有显着的影响。因此,群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对自身群体的积极态度而降低疏离感。研究三分析表明,人格的内-外倾性会通过影响外显的外群体偏爱而间接影响人际疏离感。

外显群体态度对疏离感有着显着的影响,而且可塑性较大。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农村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群体活动;肯定和悦纳农村学生,提高其自尊和自信;对内向型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等方法,改变其对自身群体和城市群体的态度,降低疏离感。

综合排序
投稿量
录用量
发行量
教育界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主办:广西出版杂志社

国际:ISSN 1674-9510

国内:CN 45-1376/G4

级别:省级期刊

中国报业

主管:中国报业协会

主办:中国报业协会

国际:ISSN 1671-0029

国内:CN 11-4629/G2

级别:国家级期刊

中国房地产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部和...

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国际:ISSN 1002-8536

国内:CN 11-5936/F

级别:国家级期刊

建筑与装饰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1009-699X

国内:CN 12-1450/TS

级别:省级期刊

科学与信息化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2096-2908

国内:CN 12-1451/N

级别:省级期刊

财经界

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国家信息中心

国际:ISSN 1009-2781

国内:CN 11-4098/F

级别:国家级期刊

免费指导文献
期刊匹配方案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免费指导投稿
国际杂志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免费设计职称
晋升方案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18年国内外学术服务,发表国际文献请认准藏刊网官网

资深编辑团队

专业设计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极高

企业信誉保障

对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众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正规刊物承诺

无假刊!无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网提醒您

1.稿件将进入人工审稿阶段,审稿后会有编辑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2.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现象影响您的发表,请勿再投他刊

确定

投稿失败!

藏刊网提醒您

由于网络问题,提交数据出现错误,请返回免费投稿页面重新投稿,谢谢!

确定

藏刊网收录400余种期刊,15年诚信发表服务。

发表职称文章,覆盖教育期刊、医学期刊、经济期刊、管理期刊、文学期刊等主流学术期刊。

  微信号 :Qve2546

本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扫码添加编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