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入侵引起,累及全身主要脏器,致死率极高。只有早期确诊并开展治疗,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螺旋 CT 与 X 线检查作为主要诊断方案,其中又以螺旋 CT 效果更佳。但两类诊断方案都属于放射诊断,可能对机体形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我们需要在放射剂量与诊断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以提升诊断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低剂量螺旋 CT 取代常规螺旋 CT 的可行性,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包含 117 例肺结核确诊患者,均于2011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入住我院行疾病治疗,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做多次复查。确诊金标准为痰涂片或痰培养检测,纳为研究对象前,已确定其知悉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患者男女比例为 74:43,年龄 19 -79 岁,平均\\(42. 1 ±9. 5\\)岁。排除标准:吸气及屏气功能受损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史患者、并发其他重要脏器疾病,且可能干扰实验结果患者。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诊断方案: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剂量螺旋 CT,再行低剂量螺旋 CT。除管电流外,其他设置参数均相同:管电压 120kV、螺距 1. 375,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 5mm,重建层厚及层间距均为 1. 25mm。常规剂量下管电流设置为 120mA、低剂量下设置为\\(15 -40\\)mA。行轴位扫描,在患者平静屏气时,由肺尖部扫描至隔顶部。
1. 2. 2 低剂量下管电流确定原则:以 BMI 值确定管电流:BMI不超过 15kg/m2时,设定为 15mA;BMI 在\\(15 - 18. 4\\)kg/m2之间,设定为20mA;BMI 在\\(18. 5 -25\\)kg/m2之间,设定为30mA,其他患者设定为 40mA。其中 BMI 由体重与身高的二次方之比计算得出。
1. 3 统计项目:主要统计图像质量、对病灶的征象显示效果及主要辐射参数 CT 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其中图像质量的评定方案如下:优:肺内病变及肺部纹理清晰,能清楚识别病变层次及纵隔内组织;良:肺内病变、肺部纹理、病变层次、纵隔内组织等主要特征能够较好地显示出来,但存在部分不影响诊断结果的伪影;差:伪影多,影响诊断结果。由三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做评价,如出现差异,选择较低的评价作为结果。病灶征象主要包括:磨玻璃密度病灶、支气管狭窄、实变、树芽征病灶、空洞、支气管扩张、病变内钙化 7 类。计算有效剂量的转换因子 k 按 ICRP 相关标准设定为0.021。
1. 4 统计学方法:以 SPSS19. 0 处理上述数据,计量资料均以\\( x珋± s\\)的形式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均以 n\\(% \\) 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校验以 P <0.05 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图片质量:低剂量组优、良率分别为 93. 2% 和 6. 8% ,与常规组对应的数据 94. 9%、和 5. 1%差距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 1。【表1】
2. 2 病灶的征象显示结果:统计数据见表 2。7 类病灶的检出率,在两次检测中差距均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2. 3 放射剂量统计结果:统计数据见表 3。低剂量组 CTDIvol、DL、ED 等均较低,分别为 \\(1. 94 ± 0. 42\\) mGy、\\(62. 6 ± 15. 8\\)mGy·cm 和\\(1. 32 ± 0. 31\\) mGy,而常规剂量组均较高,分别为\\(7. 77 ±0. 00\\)mGy、\\(251. 1 ±14. 2\\)mGy·cm 和\\(5. 23 ± 0. 61\\)mGy。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表3】
3 讨 论
低剂量 CT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 1990 年\\(Naidieh 等\\),其理念认为电流在 20mAs 时,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像的精度,但不会对正常的诊断造成影响,而国际放射委员会也于1997 年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合理使用低剂量”\\(ALARA\\) 原则,对指导开展螺旋 CT 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则引入了一种基于患者体质量来设定放射电流的方案:BMI 不超过 15kg/m2时,设定为 15mA;BMI 在\\(15 -18. 4\\) kg / m2之间,设定为 20mA;BMI 在\\(18. 5 - 25\\)kg/m2之间,设定为 30mA,其他患者设定为 40mA。统计结果则提示,该方案与传统剂量螺旋 CT 在成像质量、对病灶征象的反应上,虽有一定的欠缺,但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从辐射剂量上看,又要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因此,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不过本文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无论是低剂量还是常规剂量的螺旋 CT,均无法 100% 检测出阳性患者,而降低放射剂量后,检出率可能还会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低剂量螺旋 CT 虽然能够取代常规剂量螺旋 CT,但还是无法作为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需要与其他诊断方案联合,才能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余辉山,王卫华,李宝学,等. 螺旋 CT 低剂量多方案扫描对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3\\) :429 - 433.
[2] 陈殿森,关文华,张璇,等. 低剂量 CT 扫描在评价老年菌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8\\):626 -628.
[3] 钟万. 低剂量 CT 扫描对肺结核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8\\):153 -154.
[4] 田葵,余辉山,沙晋璐,等. 低剂量 CT 定位下的介入治疗在耐药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J]. 放射学实践,2013,28\\(10\\) :1069 - 1072.
[5] 周春华,王卫华,余辉山,等. 肺结核患儿低剂量螺旋 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J]. 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1\\):721 - 726.